截至2017年末,中国有近6亿农村人口,20亿亩田地。


农村,这个“离互联网最远”,年轻人纷纷逃离而被定义为无发展前途的地方。在城镇发展遭遇天花板后,终于站上风口。

农村市场新零售,从无人机开始


中国7%的耕地,消耗了世界40%的农药。


推算一笔账:中国单个省份的年农药消耗量一般都超过10万吨,中国30多个省份,农药总消耗量在300万吨以上,按14亿人口算,平摊到每人的量也就是4.3斤,这其中5%会带到食材。也就是说,中国每年人均农药摄入量达107.5克。


剩下的95%,一部分被作物秸秆汲取,秸秆最终又被加工成工业原料或饲料;另一部分的去向则是地下水、土壤和空气。农药过度使用,生态系统遭破坏,恶性循环之下,农业面临的污染远大于城市。


再上一个层面,是中国农产品没有国际竞争力,品质不行,价格和成本却很高。根据中国社科院农业部发表在《人民日报》的一篇报道,中国农业劳动力价格构成是美国的28倍,玉米、大豆等生产成本是美国的3倍。


中国粮食没有地板,最低就是天花板。


此外,中国每年大概有7亿吨粮食生产,但进口的大豆就高达9000万吨。如果中国人饭碗里装的都是美国的粮食,那是不得了的事情。

如何解决这些问题?与碎片化小农生态、传统农药粗放式喷洒方式相对应的,是规模化发展下,新科技、新设备及新生产方式的引进,从而带动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分工。


历史浪潮中,电气、蒸汽机、互联网等相关技术,在农业领域或深或浅都得以应用,推动农业的进步。到了大数据和物联网时代,能够联网的农机则太多了。

但无人机是开始。无人机单日工作量达几百亩,相比播种机、收割机等功效更高。更重要的是,无人机是多学科综合类产品,融合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技术,飞行区域、喷洒质量、农田状况等信息都可收集。作为无人机大数据平台的无忧云植保管家,除了可以收集到无人机作业数据、飞行数据、农田信息数据,还具有一整套植保作业标准化流程。通过对作业地块规划,在平台上设置好农作物类型、农药种类等作业数据,做到了无人机精准作业。


某植保专业人士说,大数据推动了农业植保的精细化管理,一切指标可量化,可分析,可以建立数学模型用于预测未来的数据。大数据的量化管理大大降低了浪费,节省了能源和农药的消耗。更重要的是,对环境保护非常有利,同时我国对植保无人机开放了补贴政策,而环保是可获得补贴的重要因素。


除了应用,植保无人机最值得想象的,是赋能与链接。


举个例子,用三年时间,放出5万台无人机,每台无人机都是一个零售终端,5万台就构成一个超级渠道商。这5万台无人机拥有每年50-100亿元农药消耗能力,这就给农药企业带来变革,推动品牌化和渠道升级。


管理5万台设备远比管理5万人容易,不过表面的5万台设备,实际连接的是5万-10万的飞手。而这5万-10万人,大都是愿意留在农村的年轻人,是未来农村的稀缺性人才,将成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。


也就是说,无人机切入后,能够连接土地,连接农场,甚至连接几十万人的服务群体,形成农业生产服务主体力量,同时这支力量可以共享,可以多用,从而形成农村市场新零售生态。


但农村新零售的场景绝不仅仅是无人化和智能化,它将以数据为基础,通过供应链的整合,从而使上下游的对接更流畅,成本更低。